精准二期及取模04——单颗后牙取模1

满毅老师《口腔种植的精准二期手术和取模技巧》笔记。

三、单颗后牙取模及常见问题的防范

单颗后牙取模的常见问题和防范

转移体选择误差

选择转移体高度时应选择能将转移体的抗旋部分完全暴露于口内的,这样转移体在印模中才能稳定。若无合适高度的非开窗式转移体,可选择开窗式转移体。开窗式转移体的抗旋结构位置高,且较锐利。转移体与印模一起取下来。托盘需开窗,常用于多颗牙种植修复以及种植体穿龈深的情况。

转移体就位误差

摄片发现转移体和种植体之间有明显缝隙,提示转移体未完全就位。导致种植体替代体位置不准确。需要判断阻力来源。

  • 软组织阻力:拧紧转移体以后,再等30s以上,若还能再次用手拧紧,转移体可以进一步轻微旋入,说明有软组织阻力。可能是选择的转移体太大,换小一点的。或局麻下松解软组织。
  • 邻牙阻力或骨阻力:转移体初步就位过程中即感受到较大阻力或转移体在就位过程中无明显就位感。就位过程中,转移体轴向出现轻微或明显改变。适当调磨转移体或邻牙。

印模中转移体未完全就位

转移体上没有印模帽的系统,取模前要把螺丝孔封闭,否则会影响转移体在印模中就位。取模后未取出螺丝孔中的封闭物(棉球等),也会影响转移体就位。
软组织水平植体,非开窗式取模的转移体分为进入印模中获取转移系统稳定性的印模帽,及与口内种植体连接的印模柱。将印模帽以卡抱式安装在植体上,有“嗒”的一声,且旋转不会脱落。随后将印模柱插入印模帽内。取模时印模帽和印模柱一起带出。随后将种植体替代体安装在印模中的转移体上。要防止印模帽卡在了替代体外形高点边缘上方,未完全就位。

未检查与邻牙的接触关系

长期缺牙,邻牙倾斜,或邻牙凸度过大接触面积过小,若不处理会引起修复后食物嵌塞。

修复距离不足

垂直修复距离:基台高度(≥5mm)+穿龈高度(≥1mm)+修复体厚度(烤瓷2mm,氧化锆0.7mm),故最少7mm
处理:深埋种植、正畸压低对颌,调磨对颌、螺丝一体冠修复。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博客的RSS订阅地址: https://zwdnet.github.io/atom.xml

我的知乎文章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ou-min/posts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

欢迎打赏!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