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关键技术实战图解》笔记01——种植治疗计划的制订

包括:拟修复牙齿的位置和形态;种植体数量和植入位点;种植体的长度与直径;种植体类型和系统的选择;种植体植入方式;软用组织增量;修复体的固位方式。
种植体颈缘与邻牙牙根距离应至少为1.5mm,与相邻种植体颈缘的距离应至少为3.0mm。种植体应避免位于牙齿邻接点。
种植体植入位点选择四原则:

  • 修复体无悬臂或尽可能减少悬臂
  • 修复体不能有三个或以上连续桥体
  • 尖牙或第一磨牙是关键种植位点。
  • 牙弓分成五个区域(前牙、两侧尖牙、两侧后牙),跨两个或以上区域需要种植义齿修复,每个区域的关键种植位点至少有一颗种植体。

植体直径选择:近远中间隙=植体直径+3(近远中各1.5mm);颊舌侧=植体直径+非美学区后牙颊舌侧各1mm/美学区舌侧1mm唇侧2至3mm。
植体长度选择:种植窝深度比实际植入的种植体长度长1-2mm。要考虑过窄牙槽嵴顶在备洞时丧失的情况。

植体类型:

  • 骨水平美学区较安全,软组织水平操作简便
  • 骨质量差,即刻种植,上颌窦提升等,锥形或锥柱状初稳较高。
  • 表面处理
  • 外科操作便捷性
  • 修复的灵活多样和便捷性
  • 良好的边缘骨反应和美观效果

植入方式:

  • 翻瓣/不翻瓣:经验不丰富还是翻
  • 埋植式/非埋植式:各有优劣,根据情况选择。

修复体固位方式:螺丝固位/粘接固位

SAC分类:评估种植外科手术难度。

  • 简单病例(S,Straightforward):
    • 预计外科手术过程简单:种植体周围骨量,唇舌侧骨宽度至少保证各1mm骨量。
    • 解剖风险小
    • 修复过程简单,可预期修复效果
    • 美学风险小
    • 预计术后并发症少
  • 中等复杂病例(A,Advanced)
    • 预计外科手术过程较为复杂,种植体周围存在骨缺损,仅剩两个骨壁存在,常考虑同期骨增量。
    • 邻近重要解剖结构
    • 修复步骤可能有所增加,但能较为准确地预期修复效果
    • 中度至高度美学风险
    • 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
  • 高度复杂病例(C,Complex)
    • 预计外科手术过程非常复杂,植体周围仅存一个骨壁,建议进行分阶段骨增量。
    • 邻近重要解剖结构,种植体植入风险高
    • 修复步骤繁多,需要分阶段进行,难以预期修复效果
    • 高度美学风险:薄龈生物型
    • 术后并发症风险高。

患者诊断过程:

  • 患者主观意愿
  • 口腔及邻牙情况
  • 缺牙间隙尺寸、骨质骨量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博客的RSS订阅地址: https://zwdnet.github.io/atom.xml

我的知乎文章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ou-min/posts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

欢迎打赏!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