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口腔数字化种植修复技术应用与进展-数字化技术在种植外科及修复中的应用

主讲人:王闻天老师

数字化口腔种植技术概述

数字化信息采集-数字化诊断设计-数字化口腔种植外科-数字化口腔种植修复

口腔种植数字化信息采集

  1. 体数据:颌骨、关节、牙、神经管、颏孔、上颌窦、鼻底及皮肤等解剖结构的数据。CBCT
  2. 面数据:牙列及黏膜数据、颜面部三维数据数据。口扫,分直接扫描和间接扫描。
  3. 运动(动态)数据:颌运动数据、动态面部表情数据。下颌运动轨迹描记。指导排牙,检测咬合关系。
  4. 其他数据:语音、视频、二维照片等

口腔种植数字化诊断评估与设计

数字化信息整合

将不同类型和区域的数据进行匹配,形成一个虚拟的颌面部软硬组织形态,以便全面准确地进行诊断分析与修复设计。

诊断与评估

要点:

  • 美学评估
  • 咬合关系评估
  • 前牙位置、软硬组织缺损程度以及修复类型

数字化导板外科的设计和实现

导板外科

引导植入。
优点:

  • 可以重建CT数据,使医师更直观地了解颌骨解剖形态、测量缺牙区骨的
    高度和宽度
  • 避免损伤下颌神经管、上颌窦等重要的解剖结构,避开邻牙,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 完善的术前计划实现了更精准的植入
  • 实现了“以修复维导向”的理想种植体的植入
  • 可实现微创手术,减轻患者术后不适,肿胀和疼痛,提高医师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和满意度,同时降低手术风险

缺点:

  • 在进行导板外科手术时,术中不能实时更改种植体的位置
  • 对患者开口度要求较高
  • 术中容易产热,冷却不足
  • 需要特殊的软件及设备进行术前设计,术中需要特殊的钻针,所需设备价格高昂,患者需要承担额外的费用。
  • 导板的制作精度依赖于从数据整合,到设计、加工的各个阶段,细小误差,累加起来便可对种植体的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增大了并发症的风险。

分类

  • 按引导方式分为全程引导和非全程引导。
  • 按支持方式分为牙支持式、骨支持式、黏膜支持式和混合支持式。
  • 按导板功能分为:取骨植骨定位导板、截骨导板、龈缘指示导板、固位钉导板、临时修复体导板。

规划及设计流程:

  • 数据输入与整合
  • 种植外科规划与设计
  • 导板设计与数据输出

导航外科

由软件、硬件和导航工具组成。

口腔种植数字化印模技术及修复

数字化印模技术

分为间接法和直接法。
扫描杆:原厂数据是数字化模型精度的保证。
口内扫描适应症:

  • 种植体支持的单冠或≤三单位的短桥/联冠
  • 缺失牙数少于5颗
  • 牙周炎(牙齿松动,牙缝较大)患者
  • 正畸治疗中的患者,牙面粘接有托槽、附件等

口扫流程及要点

  • 扫描前准备
    • 连接扫描仪,预热
    • 安放唇颊屏障,干燥牙齿及牙龈表面
    • 关闭强光
    • 体位准备
  • 扫描获取全牙弓信息
    • 取景器聚焦范围
    • 稳定匀速连续扫描
    • 按一定顺序扫描颌-腭-颊侧
    • 减少补扫与重复扫描
  • 扫描获取扫描杆三维位置信息
    • 扫描杆标志面外形清晰连续
    • 以正确扭力连接扫描杆与种植体
  • 扫描获取咬合关系信息
    • 患者直立坐姿
    • 正确咬合于ICP
    • 扫描后与口内咬合关系对比

不同穿龈轮廓获取方法:

  • 直接扫描穿龈轮廓
    • 种植体平台直径≥4mm
    • 种植体平台到龈缘距离≤4mm
    • 软组织相对稳定
    • 穿龈轮廓扫描时间10s
    • 不用喷粉
  • 扫描临时修复体颈部形态
    • 种植体平台直径<4mm
    • 种植体平台到龈缘距离>4mm
    • 软组织易塌陷
    • 穿龈轮廓扫描时间无限制
    • 喷粉/不喷粉

口内扫描精度影响因素

  • 环境因素
    • 口腔固有环境
      • 唾液、血液、温度、开口度
      • 口腔修复材料、扫描区域
    • 诊室光源
      • 全牙弓扫描——室内光(1003lux)更佳
      • 区段扫描——牙椅照明(10000lux)更佳
  • 操作者相关因素
    • 速度与路径:均匀、稳定、按一定路径,防止遗漏或不断补扫
    • 离被扫描物的距离
    • 多次重复扫描,精度下降
  • 设备相关因素
  • 种植体相关因素
    • 扫描杆
    • 种植体间距:距离越大,误差越大
    • 种植体角度:不影响扫描精度
  • 优点
    • 效率高
    • 舒适度高
    • 便于沟通(医患、医技)
    • 特殊病例的应用(正畸牙周病牙弓宽大)
    • 数据可长期存留
    • 防止交叉感染(即刻修复,可避免感染创口)
  • 局限性
    • 影响数字化印模精准性的因素较多
    • 软组织还原度低
    • 数字化印模技术的适应症相对较窄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博客的RSS订阅地址: https://zwdnet.github.io/atom.xml

我的知乎文章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ou-min/posts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口腔医学学习园地

欢迎打赏!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