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王学玲老师
种植前正畸辅助治疗的目标
- 获得合适的种植修复空间
- 获得理想的牙齿位置
- 改善牙齿的覆颌、覆盖关系等
- 消除菌斑容易堆积的区域,促进牙周健康
种植前正畸辅助治疗的适应症
- 对颌牙伸长
- 邻牙倾斜
- 散在间隙
- 个别牙错位或反颌
- 残根伴骨高度不足等
种植前辅助正畸治疗的方法
- 全口矫治
- 半口矫治
- 局部矫治
- 微种植钉矫治
应注意问题:
- 支抗设计:不该动的牙不动
- 尽量增加承担反作用力的牙(支抗牙)的数量。
- 将反作用力由牙以外的物体承担,如微种植钉。
- 支抗(anchorage)是对矫治力的反作用力进行抵抗的结构。
- 种植支抗是利用微螺钉、钛板、种植牙等对矫治力的反作用力进行抵抗,其中种植钉最常用,可与全口矫治、半口矫治和局部片段弓矫治联合使用,而后者是种植前正畸辅助治疗的主要方法。
- 微种植钉类型:分为助攻型和自攻型,目前多采用自攻型。
- 微种植钉特点
- 主要通过专用手柄进行手动植入,无需使用引导钻进行植入床预备,能够有效降低植入时因产热引起的界面骨创伤;
- 植入方向较稳定,避免种植体在种植窝内发生移位、晃动;
- 去除操作简单,可用专用手柄套住头部逆时针慢慢旋出;
- 创口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愈合。
- 微种植钉的稳定性:
- 微种植钉的稳定性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自攻或助攻植入、是否即刻负载等无显著相关性。
- 而与微种植钉的长度、形状、直径、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植入部位的骨皮质厚度、骨质量、植入时是否有骨灼伤、加载力大小、患者的口腔卫生等因素相关性较强。
- 微种植体支抗对牙的作用
- 控制磨牙不近中移动
- 近远中移动磨牙
- 竖直倾斜的磨牙
- 压低伸长的磨牙
- 控制对颌磨牙不伸长
- 牵引残根、残冠
- 压低前牙
- 最常见的两种情况:
- 压低磨牙
- 直立磨牙
- 直立多颗磨牙比直立单颗磨牙需要更强的支抗,治疗时间也更长;
- 远中移动第三磨牙不仅无法有效清洁,也不能与对颌形成良好的功能咬合,故对于近中倾斜的第三磨牙一般不予直立,多建议拔除;
- 远中移动牙冠可以增加缺牙间隙且易于实现,近中移动牙根不但会减小缺牙间隙也不容易实现,故总体倾向于远中移动牙冠开辟间隙,但须注意直立的同时压低;
- 保持器无需另外制作,采用原矫治装置保持至种植修复完成即可。
- 全口和半口矫治后,全天保持一年,夜间保持2-3年。
- 精准施力:该动的牙不瞎动
- 注意全局:不能破坏整体的正确的牙弓形态和咬合关系
片段弓矫治残根伴骨高度不足
- X线片显示根尖周无骨质吸收或破坏,牙根与牙槽骨无骨性粘连,牙周组织健康,且已行完善的根管治疗。
- 有健康、稳固的邻牙、对颌牙作为支抗。
- 支抗牙,数量至少是移动牙的两倍。
- 须缓慢牵引患牙,4-6周复诊一次,力值50-60g。
注意事项
- 在拔牙和即刻种植前施行此技术,解决了邻牙间牙槽嵴顶不足的难题,为美学种植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对于一些过于细窄的残根,牙周膜面积极小,它的牵出只会带动很窄的一部分牙槽骨增量,无法达到种植所需宽度,则考虑直接拔除后利用植骨技术达到骨增量的目标。
种植前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价
- 为种植修复提供5-6mm的垂直距离,即为矫治成功。
- 压低困难者,提供4mm以上的垂直距离,也视为矫治有效。
- 个别无法实现压低的牙齿,采用传统根管治疗后截冠修复。
- 压低量为1-4.2mm,疗程为3-12个月。
- 力量控制在50-200g范围内,一般不会引起可见的牙根吸收。
- 结合微种植钉直立磨牙的效果一般比较明显,疗程相对较短,大部分2-6个月。也有复杂病例疗程可达一年。
种植前辅助正畸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种植前辅助正畸治疗的并发症
- 牙周组织损伤
- 咬合创伤
- 龈外展隙增大
- 食物嵌塞
- 牙根吸收
- 微种植钉植入相关并发症
- 牙周膜损伤
- 牙根损伤
- 周围神经损伤
- 黏膜下气肿
- 穿通鼻腔和上颌窦
- 种植体弯曲或折断
种植支抗加载时的并发症
- 种植体周围炎和种植钉脱落
- 种植体移位
- 黏膜溃疡
- 黏膜覆盖包裹或黏膜炎症
- 牙齿移出牙槽骨
种植支抗取出时的并发症
- 腭骨和鼻腔粘膜穿孔
- 种植体折断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博客的RSS订阅地址: https://zwdnet.github.io/atom.xml
我的知乎文章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ou-min/posts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