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口腔数字化种植修复技术应用与进展-关于穿颧种植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主讲人:梁立山老师

上颌骨相关解剖要点

上颌骨

  • 上颌部
  • 眼眶底部
  • 口腔顶部
  • 鼻腔外侧壁和底部
  • 颞下窝和翼腭窝

翼上颌裂及眶下裂

  • 颧骨
  • 额骨
  • 蝶骨
  • 鼻骨
  • 犁骨
  • 泪骨
  • 腭骨

上颌骨特点

  • 一体:上颌体
  • 四突:额突、颧突、腭突、牙槽突

上颌窦

  • 呈倒锥形腔窦,分前壁、后壁、上壁、内壁。
  • 上颌窦体积:4.5-35.2立方厘米,平均15立方厘米。
  • 上颌窦裂孔:开口于中鼻道
  • 内衬黏膜
    • 0.3-0.8mm,略呈蓝色
    • 吸烟者:变薄、黄、易碎
    • 慢性炎症、过敏:变灰白色、肥厚、疏松。
  • 结构:
    • 上颌窦间隔:平均发生率30%,厚度0.8-1.7mm
    • 上颌窦与牙根:6>7>5>8

颧骨相关解剖要点

颧骨的位置

  • 面中部
  • 三突连接上颌骨、额骨和颞骨
  • 面中部的骨性支撑,维持面型轮廓,保护颞部和上颌

穿颧种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 上颌后牙区骨量严重萎缩者
  • 因外伤、肿瘤切除等因素所致的上颌骨缺损者。

禁忌症

  • 急性鼻窦感染患者
  • 系统性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患者
  • 上颌骨或颧骨骨质异常的患者
  • 慢性鼻窦炎
  • 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
  • 每日吸烟超过20支的患者

术前检查和准备

术前检查

  • 必要全身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 口腔专科检查
    • 排除上颌窦急慢性炎症
    • 排除颧骨和上颌窦的肿瘤
    • 开口度检查
  • 含颧骨的CT检查
  • 有条件的进行模型打印

螺纹型种植体更适合窦内入颧。

术前设计

基本思路

  • 分区布局种植体
  • 按照咬合力的分布安排种植体
  • 根据不同区域的骨缺损情况选择种植体植入方法和种类
  • 数量:4颗或6颗

植入计划

  • 1区骨量充足2、3区不足充足的情况下,1区植入2-4枚种植体,2区植体1枚觀种植体
  • 1区骨量不足,2、3区充足,在1区植入1枚颧种植体
  • 1、2、3区骨都不充足,双侧植入4-6枚颧种植体
  • 骨量充足的1区及双侧缺骨的2、3区:建议2-4颗传统轴向种植体位于1区,双侧2或3区各加一颗颧骨种植体。
  • 骨量充足的1区及一侧缺骨的2、3区:建议缺骨侧2、3区一颗颧骨种植体,对侧2、3区及1区采用常规种植体。
  • 缺骨的1区及骨量充足的2、3区:一颗颧骨前种植体加后方常规种植体即可。
  • 1、2、3区均缺骨:4颗颧骨种植体。

术式的设计和实施

  • 颌外穿颧—牙槽嵴外壁起点至颧骨中下段
  • 窦外壁外侧穿颧—牙槽嵴中外行经窦外壁入颧
  • 窦内穿颧—-自牙槽嵴中份行经窦腔入颧
  • 腭侧颌外穿颧—自牙槽嵴腭侧穿窦外壁入颧
  • 腭侧窦内穿颧—-自牙槽嵴腭侧行经上颌窦入颧
  • 颧骨较高的病人适合颌外穿颧
  • 面部较平,颧骨不突出的病人适合窦内穿颧

穿颧种植经典流程

麻醉

  • 全麻
  • 圆孔+局部皮肤浸润
  • 4点麻醉:中切牙-第三磨牙颊侧、眶下神经、翼腭神经节和颧骨局部皮肤
  • 颧骨神经支配
    • 上颌神经
    • 圆孔

导板定位

切口

  • 全牙槽嵴顶切口

上颌窦外壁开窗

最恰当的种植路径:从前磨牙区穿过上颌窦进入颧骨体的中部。

颧种植体位置

  • 一区二区的起始点
  • 用球钻确定颧骨穿出位置
  • 球钻体部放在第二前磨牙和第一后磨牙之间。

缺点

  • 可能穿透眼眶
  • 进入颞下窝,软组织嵌入,增加意外出血的可能性。

精准穿颧种植的方法

穿颧骨全程导板系统

双穿颧种植术

外科并发症

颧种植成功率:12年96.7%

  • 上颌窦感染
    • 上颌窦原有慢性感染
    • 其他副鼻窦炎未被发现
    • 患者鼻窦引流差
    • 上颌窦粘膜破裂
    • 植入物污染
    • 术后抗感染失败
  • 眶下神经血管束损伤
    • 软组织切口错误
    • 种植体设计位置近一区
    • 翻瓣误伤
  • 眶内损伤
    • 种植体位置设计错误
    • 自由手操作失误
  • 种植体顶部漏管
    • 原因
      • 种植体顶部牙槽骨缺乏
      • 骨整合差
      • 功能受力
    • 发生率:1%-29%
  • 感觉神经和面神经损伤
    • 眶下神经、颧神经损伤
    • 麻醉损伤
    • 疤痕收缩引起皮肤感觉异常
    • 皮肤感染
  • 颧部皮肤感染和气肿
  • 种植体骨整合失败
    • 手术中过热
    • 污染和创伤
    • 骨数量或质量不足
    • 缺乏稳定性和错误地立即负重
    • 发生率:1.5%-9.7%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博客的RSS订阅地址: https://zwdnet.github.io/atom.xml

我的知乎文章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ou-min/posts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

欢迎打赏!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