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刘林老师
种植体周围感染发生率12%-43%。
分种植体周围粘膜炎,粘膜增生及种植体周围炎。
原发病因
口腔菌斑生物膜。
风险因素
- 牙周炎病史
- 遗传因素
- 吸烟与饮酒
- 过度负荷
- 粘膜状况
- 牙槽嵴缺损/骨增量手术后
- 全身因素/用药。
种植体周围感染的病理分期
早期病变-病变确立期-病变发展期-种植体周围炎
临床表现
菌斑积聚、探诊出血、疼痛、(假性)袋形成、溢脓/脓肿形成、肿胀、发红、骨吸收、种植体松动。
诊断
临床检查
- 探诊出血指数
- 探诊深度(>4)
- 种植体动度
影像学
- 根尖片
- 曲断片
- 必要时CBCT
微生物检测
治疗
- 去除菌斑
- 机械方法:
- 应用硬度小于钛的治疗器械进行清洁
- 机械方法可以使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治愈
- 其它方法:药物、激光等。仅为辅助。
- 机械方法:
- 暴露的种植体表面去污净化处理
- 手术
- 非手术
- 切除或再生重建治疗
- 取出种植体
- 完善的自我菌斑控制和维护是成功关键。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博客的RSS订阅地址: https://zwdnet.github.io/atom.xml
我的知乎文章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ou-min/posts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