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王冬青老师
全球每年植入量2000万颗,其中10%因植体周炎失败。
分类及临床特征
- 植体周黏膜炎:局限性可逆性炎症,无骨吸收。
- 植体周炎:不可逆炎症,有骨吸收。探诊深度大于5mm
植体周炎病因和危险因素
菌斑
植体表面生物膜。
种植体/基台穿粘膜部分,一旦暴露于口腔就会被细菌定植。
邻牙是种植体生物膜的主要来源。
细菌在种植体植入30分钟内即可定植。植体表面与邻近牙齿的细菌模式明显不同。
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因素:
- 种植体/基台和修复组件的表面特性。
- 口腔卫生。
- 含沸石成分的牙膏残留物
生物力学因素
- 植体负荷过重
- 不适当的咬合关系
- 种植体位置不当
植体周炎危险因素
患者因素
- 牙周炎病史
- 骨吸收/年龄
- 牙周炎易感性
- BOP
- 植体周探诊深度
- 牙周支持治疗
- 健康状况
- 吸烟
修复体
- 清洁通道
- 密合设计
- 龈下粘接剂残留
- 修复体边缘到牙槽嵴顶距离
位点
- 角化粘膜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博客的RSS订阅地址: https://zwdnet.github.io/atom.xml
我的知乎文章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ou-min/posts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