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李昀生老师
美学区骨缺损的分类
- 1型:拔牙窝内骨缺损:即刻种植病例,跳跃间隙。
- 2型:水平向骨缺损
- 小部分骨缺损:骨开裂、骨开窗
- 大面积骨缺损:骨内缺损、骨外缺损
- 3型:垂直向骨缺损,骨高度降低
- 4型:复合型骨缺损
美学区骨增量的临床决策
- 1型:位点保存,GBR
- 2型:GBR,块状骨移植,骨劈开,骨扩张
- 3型:GBR,块状骨移植
- 4型:GBR,块状骨移植
美学区的GBR技术
种植修复中的组织增量技术
- 骨增量技术
- 膜引导再生技术
- 骨劈开
- 骨扩张
- 牵张骨生成
- 上颌窦底提升
- 位点保存
- 软组织增量技术
- 增加角化膜
- 软组织厚度增量
骨增量时机与方法
- 拔牙同期:位点保存/GBR
- 种植同期:GBR/骨劈开
- 拔牙种植同期:牙槽窝植骨/GBR
- 拔牙种植之间:GBR/块骨移植
GBR
GTR:一种手术程序,通过使用屏障设施或膜以提供空间维持、上皮屏蔽以及伤口的稳定,以达到使有牙周疾患的牙齿获得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膜的再生的目的。
GBR:一种手术程序,通过使用屏障设施或膜以提供空间维持、上皮屏蔽以及伤口的稳定,来获得骨再生或增高以满足牙种植的需要。
机制:
- 骨生成
- 骨诱导
- 骨传导
组织工程三要素:
- 细胞
- 支架
- 信号
物料:
- 屏障膜
- 骨移植材料
- 自体材料
- 异体材料
- 异种材料
- 异质材料
成功GBR原则
- 创口的初期关闭
- 血管形成
- 空间维持
- 创口及移植材料的稳定。
外科操作步骤
- 翻瓣
- 考虑解剖学结构
- 包含手术范围
- 完全翻骨膜
- 能够覆盖手术创口
- 考虑血液供应
- 最小的外伤
- 颊侧剩余角化龈2mm
- 皮质骨开窗
- 植入种植体前确认穿孔部位
- 使用枪钻(或号钻,#号球钻)完全穿通皮质骨
- 确认穿孔部位的出血情况
- 间隔2~3mm充分进行
- 骨移植
- 确定骨移植量
- 骨移植材料水化
- 骨移植材料填实
- 放置屏障膜
- 离邻牙1-2mm剪开成半圆形
- 位于切口线2mm内侧
- 多覆盖骨增量区2mm以上
- 插入舌侧瓣下方3-4mm
- 确保使用时不产生褶皱
- 出现空隙时骨再生能力减弱
基本外科原则
- 瓣的基底宽于冠方
- 做垂直切口的带蒂瓣长宽比不大于2.5:1,一定包含粘膜下组织
- 尽量减少手术时间
- 无张力缝合:推进瓣需超过原切口3-5mm
- 时时保持组织湿润
- 保护组织,尽量微创
美学区局部转移瓣
种植体边缘有至少2mm角化上皮有利于修复体的制作,后期种植体周健康的维护,并对软组织美学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种植体周软组织厚度尚无定论,一般认为种植体唇侧有2mm厚度的软组织有利于植体周软硬组织稳定、修复材料的选择及最终的美学效果!
结缔组织移植
优点:
- 术后出血少
- 移植中出现双重血供,存活率优秀
- 与邻近组织颜色协调,美观性优秀
缺点: - 需要供区和受区2个术区
- 技术敏感,相对复杂的流程
- 与FGG相比需要更长的愈合时间
软组织增量时机
- 通常选择时机为植入前和骨整合期
- 增加角化龈通常选择在植体植入前
- 美学区软组织增量常在连接基台前的4-6周
- 软组织增量不会影响骨愈合及植体的组织整合
局部翻转瓣技术
适用于:
- 局部软组织小缺损
- 单颗种植体的二期手术
- 增加单颗种植体牙槽嵴顶区的软组织厚度
优点:
- 单一术区
- 血供更好
- 更少的组织萎缩
美学区的游离结缔组织移植
硬腭前份——单切口采取法。
硬腭后份——活板门采取法。
去上皮结缔组织采取:采取后去除上皮组织,再移植。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博客的RSS订阅地址: https://zwdnet.github.io/atom.xml
我的知乎文章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ou-min/posts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