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蔡炜老师
术中出血及处理
原因
- 全身因素
- 服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
- 全身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小症、凝血功能障碍、肝脏疾病
- 局部因素
- 局部软组织出血
- 翻瓣损伤,动作粗糙
- 局部感染组织未去净,肉芽存在
- 骨组织出血
- 正常出血利于愈合及骨结合
- 松质骨出血:种植窝持续缓慢渗血
- 血管性出血:损伤颌骨内走行的小血管、神经管,表现为明显较快速涌出。如为动脉可能呈喷射状。
- 血管性出血
- 损伤下牙槽神经管
- 舌侧口底穿通
- 损伤骨内、上颌窦侧壁走行血管
- 表现为喷涌状出血
- 局部软组织出血
处理
- 彻底搔刮:彻底清除感染肉芽
- 严密缝合
- 种植体就位压迫
- 骨松质出血,直接种植体就位封闭种植窝,形成局部压迫性止血。
- 小血管损伤:
- 骨创面内小血管出血,通常采用烧灼止血
- 电刀
- 加热的充填器等。
- 电凝笔止血。
- 知名血管损伤
- 充分暴露血管,有效结扎止血
- 术后严密观察
- 尤其涉及口底位置的损伤,一定要严防窒息风险。
- 全身用药
- 局部止血无效,可全身处理
- 应用止血药物:如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形成,促进凝血因子合成等。
- 对应治疗引起出血的相关全身疾病。
- 专科会诊综合处理
- 必要时转血液科
- 必要时输血
术中就位与稳定性异常
就位异常:无法顺利就位
- 预备深度不足
- 重新预备到正确深度,可用止动环。
- 根尖骨质疏松的患者,可利用有自攻性的植体继续下行。
- 注意防止稳定性较高。
- 阻力过大,初稳太高
- 阻力过大
- 取下植体,再次预备。
- 上部适当过预备
- 类似于颈部成型
- 可用大一号钻预备上部
- 皮质骨成型
- 颈部皮质骨成型
- 松解颈部皮质骨坚硬部分。
- 下方骨质攻丝
- 在致密的骨内制备螺纹
- 便于植体旋入
- 甚至可以扩大备洞
- 骨质很坚硬的位置,为了方便顺利就位,同时为种植体和骨头之间预留一定间隙容纳出血,插接式系统可以采取扩大备洞的方式。
- 宁小勿大,过大的初期稳定性反而容易失败。
- 换用小直径种植体
- 如果骨量无继续扩大空间,可适当选用小一号种植体进行种植。
- 就位手法
- 退三进五,最后一次退几进几(即进入次数不要超过退出次数)
- 稳定性异常
- 初稳太低或无初稳
- 预备种植窝过大
- 骨质太疏松
- 换用大直径种植体
- 适当扩大级差
- 填塞骨粉挤压
- 种植窝填塞骨粉挤压增强种植体周围骨密度
- 埋置式愈合
- 更改诊疗方案,埋置式愈合
- 更改种植系统
- 换用锥形自攻型种植体
- 换用插接式种植体
- 在4类骨质的患者,插接式种植也可以级差备洞。
- 预留0.5-1mm级差,通过就位器将植体推挤或者轻微敲击进入种植窝,可以通过挤压增加周围骨质密度
- 螺丝系统有时候初期稳定性很差,但在严密封闭的情况下愈合,玩玩也可以获得良好的骨整合。
- 严格遵守厂家操作指导,不推荐作为常规操作。
- 初稳太低或无初稳
- 粘接剂残留
- 清理粘接剂困难
- 个性化基台
- 改为螺丝固位:美学区应用受限
- 牙冠开孔,口外粘结后戴牙
- 插接式敲击就位
- 无粘结修复
- 预粘结去除多余粘接剂
- 制备基台代型,在口外代型上预先戴牙,去除多余粘结剂后口内最终戴入。
- 清理粘接剂困难
中央螺丝折断
- 咬合设计错误
- 调整咬合,注意减小侧向力,减少早接触。
- 中央螺丝折断无法取出
- 磨除螺丝,预备桩道
- 个性化铸造桩基台修复。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博客的RSS订阅地址: https://zwdnet.github.io/atom.xml
我的知乎文章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ou-min/posts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