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蔡炜老师
上颌窦种植中的地位
与上颌后牙种植密切相关。
涉及上颌窦提升术技术敏感性高,手术风险相对大。
上颌后牙区的种植处理
- 充足骨量:常规种植
- 骨量不足:提升手术。
主流提升标准
- 5mm以上,内提升
- 5mm以下,外提升,根据能否获得初期稳定性决定是否同期种植。
- 2mm以下,基本是外提升加二期种植。
打破传统标准束缚内外提新标准
- 外提升不常规使用,作为备用。
- 选择适当的种植系统,内提升基本可以完成所有病例。
- 提升同期种植是标配。
外提升
优点
- 术野清晰
- 易于剥离粘膜
- 提升高度较高
- 植骨位置明确
缺点
- 操作时间长
- 手术范围广,创伤较大
- 材料用量大
- 术后反应重
内提升
优点
- 手术相对保守微创
- 操作时间短
- 术后反应小
- 节约材料
缺点
- 非直视下操作,视野局限,对手感要求高
- 粘膜损伤有时难以发现
- 提升高度相对局限
插接式内提升
- 初期稳定性要求低
- 嵴顶入路,微创便捷,术后反应轻微
- 提升快速简单,骨量越低越轻松
并发症
- 穿孔
- 植骨材料进入上颌窦
- 植体移位
- 植体掉入上颌窦
预防
术前仔细阅片
- 窦底形态
- 平坦:剥离容易,成骨差。
- 凹陷:剥离困难,成骨效果好。
- 分隔:尽量避让。
- 窦底异常、钙化
- 薄窦底粘膜
- 牙根进入上颌窦
- 窦底厚度增加
- 窦底囊肿
- 牙源性炎症
- 引流通畅情况
- 手术相关结构
严谨设计,避免复杂情况
- 尽可能复杂情况简单处理
小心操作、剥离窦膜
- 防止粗暴动作导致粘膜裂开
处理
内提升膜破裂处理
- 改内提升为外提升,根据窦膜裂口大小,按照外提膜破裂原则处理
外提窦膜破裂
根据大小处理:
- 2-5mm裂口
- 充分剥离粘膜,自动减张后折叠关闭裂口,填塞CGF/PRF,继续完成操作
- 最好双层填塞。
- 后期植骨、种植注意不要对穿孔区产生过大压力。
- 5-10mm裂口:
- 显微缝合,至裂口小于5mm。
- 按小裂口处理。
- 至少覆盖穿孔区周围3-5mm
- 10mm以上:
- 终止手术,可以填塞CGF/PRF,一定不要填塞外源性材料。
- 抗炎治疗7-10d。
- 2个月后待窦底粘膜完全愈合再二次手术。
材料进入上颌窦
- 术中发现:
- 材料填塞后无充实紧塞感
- 充填材料超过预期
- 患者诉鼻腔明显异物感
- 处理
- 停止填塞材料
- 检查窦底有无破裂
- 取出填塞材料,清洗,处理穿孔。
- 术后发现
- 术后摄片发现,材料溢出穹隆进入上颌窦。
- 术后鼻腔渗血
- 鼻腔排出颗粒状充填材料
- 上颌窦感染,急慢性上颌窦炎
- 处理:
- 严密观察
- 抗炎治疗10天
- 保持鼻腔引流通畅
植体掉入上颌窦
- 立即改外提,取出植体
- 按穿孔处理。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博客的RSS订阅地址: https://zwdnet.github.io/atom.xml
我的知乎文章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ou-min/posts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