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
学什么?规范。
牙种植密切相关的解剖结构
上颌窦
上颌磨牙区种植时,上颌窦底至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窦嵴距)是一个重要的解剖学指标,理想距离应大于10mm。
下颌神经管
主要走行于下颌骨体部骨内,开始于下颌升支内侧下颌孔,在下颌骨体部由偏舌侧向颊侧走行,最后开口于颏孔,下颌骨上缘至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管嵴距)是确定牙种植体长度和能否种植的主要依据,为保证下牙槽神经免受损伤,种植体尖端至下颌管上缘的距离应大于1-2mm。
牙槽骨的骨量分级
- A级:大部分牙槽嵴尚存
 - B级:中等程度的牙槽嵴吸收
 - C级:明显的牙槽嵴吸收,仅基底骨尚存
 - D级:基底骨已经开始吸收
 - E级:基底骨已发生重度吸收
 
牙槽骨的骨质分类
- 一类:颌骨几乎完全由均质的皮质骨构成。
 - 二类:厚层的皮质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的松质骨。
 - 三类:薄层的皮质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的松质骨。
 - 四类:薄层的皮质骨包绕骨小梁疏松排列的松质骨
 
口腔影像学检查
- 根尖片
 - 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牙槽突高度(钢球法)
 - 牙科CT
 
病史询问与术前口腔临床检查
病史询问
- 缺牙原因、时间、既往牙齿治疗史、异常咬合力的存在(夜磨牙病史、牙齿或义齿折裂)
 - 全身系统疾病史
 - 患者期望值以及心理与精神状态
 
种植术前检查
- 临床检查:口腔检查、全身检查
- 口腔检查
- 缺牙间隙:
- 近远中距离:单个缺牙间隙>6-7mm;两个缺牙间隙>14mm
 - 颌龈距离>5mm
 
 - 牙槽突骨量
 - 牙槽突宽度:种植体周围骨壁>1-1.5mm
 - 牙槽突高度:>8mm
 - 牙槽嵴顶位置:邻牙CEJ连线
 - 软组织:
- 软组织健康
 - 黏膜无病理改变
 - 附着龈宽度与质地
 
 - 咬合情况
- 咬合关系
 - 咬合曲线
 - 牙列长度
 
 - 余留牙健康状况
 - 美学条件:
- 牙间隙
 - 牙周健康
 - 牙齿条件
 - 角化黏膜宽度
 
 - 口腔卫生状况
- 菌斑
 - 牙石
 - 色素沉着
 - 唾液分泌
 
 - 开口度
- 开口度应大于3横指
 - 在后牙种植时,最大开口位颌-颌间隙应大于3cm
 
 
 - 缺牙间隙:
 - 全身系统检查
- 血常规
 - 凝血功能
 - 血糖
 - 乙、丙肝血清学检查
 - 心电图
 
 
 - 口腔检查
 -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全身系统性检查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博客的RSS订阅地址: https://zwdnet.github.io/atom.xml
我的知乎文章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ou-min/posts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