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课程总结-11口腔种植的基础理论

种植义齿修复概念

是以牙种植体为支持固位所完成的一种缺牙修复体。包括牙种植体和上部结构。借助于植入骨内的牙种植体作为固位支持,对口内缺牙进行义齿修复的一种修复体并维护口颌系统的健康。
优点:

  • 能承受较大颌力
  • 有良好的支持稳定作用
  • 避免常规义齿磨除基牙
  • 义齿舒适
  • 减缓牙槽骨吸收

基本过程:(两段式)

  • 种植体植入(一期手术)
  • 牙龈成型器接出(二期手术)
  • 印模制取,基桩置换(修复开始)
  • 义齿戴入(修复完成)
  • 随访

组成结构:

  • 牙种植体:
    • 植入体
    • 愈合帽
    • 牙龈成型器
    • 基桩
    • 中央螺丝
  • 上部结构:
    • 人造冠
    • 金属支架
    • 基托
    • 固定螺丝
    • 附着体

牙种植体组成

  1. 种植体(植入体):代替天然牙根,供义齿获得支持、固位、稳定并传导合力。
  2. 愈合帽:是一期手术时,连接在植入骨组织内的种植体上的钛覆盖帽。
  3. 牙龈愈合基台:主要作用是形成牙龈外形,提供合适的牙齿颈部腔隙。
  4. 基桩(基台吧?):分三部分,与冠连接,与植入体连接、穿龈部分。
  5. 中央螺丝:连接种植体与基桩的杆形螺丝贯穿基桩。

牙种植体分类

  • 按形态:
    1. 螺旋形种植体
    2. 圆柱状种植体
    3. 叶状种植体
    4. 针或钉型种植体
    5. 螺纹根型种植体
  • 按材料:
    1. 钛金属
    2. 陶瓷
    3. 复合材料
  • 按植入部位:
    1. 骨内
    2. 骨膜下
    3. 根管内
    4. 穿骨

种植义齿理论知识

种植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
骨结合理论:有生命的骨组织与种植体之间的结合,无纤维组织周围围绕种植体,这种结合必须而且能够承受负重。
骨结合组织学过程:

  • 血凝块形成(血小板因子、骨细胞分化、适应层)
  • 血凝块机化(血管形成)
  • 编织骨形成(富含细胞,未矿化)
  • 板状骨形成(少细胞,已矿化)
  • 骨改建(哈弗系统形成)

对新型活性表面种植体,以上过程所需时间可以缩短。
编织骨形成:

  • 远程成骨:骨源性细胞从截骨线向种植体表面方向内生长。
  • 接触成骨:骨源性细胞在种植体表面附着分化成骨。

种植体表面处理: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式改变钛种植体表面微观形态、结构和成分等理化性质,使种植体具有更好的骨组织相容性和骨再生诱导能力,从而加快骨结合的速度和质量。
表面处理类型:

  • 螺纹光滑表面
  • HA涂层
  • 喷砂酸蚀,SLA
  • 微弧氧化,Ti-Unite
  • SLActive

骨结合理论及软组织界面:
骨结合、纤维-骨性结合。
影响骨结合因素:

  1. 种植体材料表面及形态设计因素:
    • 生物相容性(主要取决于种植体表面的生物特性)
    • 力学特性(种植体的组成方式及各部分设计)
  2. 病人因素:骨组织健康情况、密度、皮质骨松质骨比例、血供、全身疾病
  3. 临床技术
    • 外科手术:手术技巧及时间,低转速、降温
    • 足够的愈合时间:生物活性表面的种植体可以缩短骨结合时间(生物活性与生物惰性的区别),看文献选择。
    • 初期稳定性好坏:骨量及骨质、种植窝洞制备的精度、修复技术、技巧及维护。

牙槽骨的骨量分级:

  • A级:大部分牙槽嵴尚存
  • B级:中等程度的牙槽嵴吸收
  • C级:明显的牙槽嵴吸收,仅基底骨尚存
  • D级:基底骨已开始吸收
  • E级:基底骨已发生重度吸收

牙槽骨骨质分类:

  • 一类:颌骨几乎完全由均质的皮质骨构成
  • 二类:厚层的皮质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的松质骨
  • 三类:薄层的皮质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的松质骨
  • 四类:薄层的皮质骨包绕骨小梁疏松排列的松质骨。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界面:种植义齿周围附着龈通过半桥粒结构紧密粘附于种植义齿穿龈部形成的袖口样封闭结构。
半桥粒结构:整合素-基膜-种植体。

天然牙与种植体软组织界面
重要区别

  1. 种植体周致密结蹄组织中少血管少细胞,胶原丰富,类似瘢痕组织
  2. 胶原纤维成环形和平行于种植体表面排列。
  3. 无牙周韧带供血。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界面的意义

  • 种植体的第一道屏障
  • 物理屏障:防止口腔内细菌的侵入
  • 生物屏障:有一定的机体免疫防御作用
  • 对于维持长期稳定的骨结合状态起到关键作用。

生物学宽度与种植体三维位置关系:
种植体生物学宽度是三维的概念,包括垂直向宽度及近远中唇腭(舌)侧水平向约为1.5mm的宽度。

  • 种植牙与天然牙>2mm
  • 种植体之间>3mm
  • 种植体唇侧:2mm

距离过小:牙槽骨吸收,牙龈乳头无法形成。
天然牙生物学宽度是2mm。
种植体生物学变化:种植体植入越深,结合上皮、结缔组织就越宽。

平台转移:基台直径小于种植体直径,使得传统的垂直向生物学宽度部分转移至水平向,有利于结缔组织中胶原纤维的附着。减少种植体颈部牙槽嵴吸收。
种植体颈部突出的肩台限制了上皮组织向下退缩,并为软组织的附着提供了一个额外的表面。

口腔修复成功率

长期稳定性,理想的功能和良好的美学效果。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博客的RSS订阅地址: https://zwdnet.github.io/atom.xml

我的知乎文章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ou-min/posts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

欢迎打赏!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