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我从侯本祥老师的微博(@显微牙医)上得知要在遵义办这个班。我就在邻省,高铁3个半小时。蹲了半年,终于抢到名额了,理论加实操才200元(需要是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非会员贵一点)。高铁最晚一班下午五点,来不及,只好坐一夜普速火车,早上七点杀到遵义。
第一天理论课。
首先是岳林老师讲“显微根管治疗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根管治疗看得见才做得到,做得好。显微镜是辅助手段。人裸眼分辨率100微米,小于它的都看不清。显微镜放大至10-28微米。
中华口腔医学会先后出了《显微根管治疗技术指南》和《牙体牙髓病诊疗中牙科显微镜操作规范的专家共识》。
使用显微镜进行根管治疗也有一些缺点,如光线易被遮挡,景深小,根管中下段不易看清;视野小,易忽视全局;镜像操作,手眼协调需要训练;长时间操作易疲劳等。疏通、预备时未必要在显微镜下操作。定位根管口等需要显微镜。根尖屏障术、疑难根管治疗、根尖手术等,必须用显微镜。
使用显微镜要求四手操作,使用橡皮障。
体位
显微镜调节过程:
- 调节屈光度:左右眼分别调节。屈光度环归零。先至最大倍数,调焦至清晰。换到最小倍数,调节屈光度环至清晰。
- 调瞳距,使视野合二为一。
- 放大倍数、光强:低倍定位,细节高倍。倍数越大,视野越小,光强越暗。
- 使用一次反光的显微口镜:口镜与患牙保持一定距离,提供器械操作空间。握持稳固支点。改变口镜方向,距离,需要重新调焦。易疲劳。口镜与牙面呈45°。上颌牙口镜位于患牙下前方,下前牙口镜位于患牙舌侧,下后牙口镜抵置于患牙咬合面远中。
接着侯本祥老师讲根管再治疗的病例评估和临床决策
选择治疗方案:患者意愿、患牙情况及医生技术水平。再治疗成功率:根管形态无明显破坏:86%,根管形态破坏:48%。(随访两年)
根管再治疗适应证
- 根管治疗后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牙。
- 由根管感染所引起的根尖周病损未愈合并扩大的根管治疗牙。
- 由根管感染所引发根尖周新病损的根管治疗牙。
- 根管治疗后4~5年根尖周病损仍持续存在的根管治疗牙。
- 旧的修复体出现破损和裂隙,唾液进入根管系统超过30天,尽管原根充质量好,
但在重新进行冠修复前需根管再治疗。 - 根管欠填的患牙,尽管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做新的修复体前应考虑根管再治疗。
- 根管治疗4年后需重新进行根管桩和冠修复的患牙。
根管再治疗非适应证
- 患牙无保存价值。
- 患有较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一般情况差,无法耐受治疗过程。
如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糖尿病、结核或重度贫血,且全身疾病未控制。妊娠前3个月和临产的最后1个月应避免进行根管再治疗。 - 开口受限,无法实施操作。
- 患牙病因复杂,难以进行根管再治疗。
必要性和风险评估,将风险降到最低
- 可行冠部修复
- 牙周病可控制
- 无根折(根裂)
- 患者依从性好
- 技术上可行
拔牙也是一种治疗。
接下来是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
台阶
很多“侧枝根管”是台阶。
处理
- 小号手用根管锉预弯通过法:
将根管锉尖端约3mm预弯成钝性的圆滑弧度,采用往返旋转式进入根管,
找到根管原始通路后轻轻提拉旋转预备。 - 超声去除法:
显微镜下用超声工作尖去除台阶,小号手用根管锉寻找原来的根管通路。
根管遗漏
好发于上颌第一磨牙,下前牙,下颌前磨牙和磨牙。MB2发生率70%-80%,显微镜可提高MB2发现率。
根管穿孔
穿孔修补方法和顺序
- 原有根管未找到时,必须先探查根管,再决定是否修补。
- 近根附近的穿孔,在根管充填的同时用同种材料进行穿孔修补。
- 带状穿孔因周围根管壁较薄,根管充填的同时使用相同材料或者穿孔处的根尖部先行充填后,再使用修补材料充填至根管口。
器械分离
显微根尖手术成功率高于非手术根管再治疗。选择对牙齿损伤小的方案。
下午由薛明老师讲根管内器械分离的预防及处理策略
没断过,说明你做得还不多。
原因及预防
- 扭转疲劳:锁于根管旋转。好发部位,上磨牙颊根,下磨牙近中根及独立远中舌根。术前评估:细窄弯长(弯曲度,弯曲半径越小,难度越大;解剖形态)。往复运动模式。直线入路增加弯曲半径,减小阻力。(使用开口锉。)
- 循环疲劳:选金属材质发生革命性变化的(马氏体等),严格控制使用次数(推荐3-5颗后牙)。
- 规范临床操作。
处理策略
术前诊断首选根尖片,CBCT视野太大,有伪影。
若不妨碍感染控制,分离器械不影响根管治疗预后。
牙本质缺失是根管治疗后牙齿拔出的主要原因。
取出的适应症:
- 分离器械位于根管中上段,或弯曲度的冠方
- 没有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危险
- 患牙在牙列中具有战略意义
- 断针折断于预备初期
- 医生受过严格培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影响分离器械取出可预测性的变量
- 分离器械在根管中的位置
- 分离器械的长度
- 分离器械的可视性
- 分离器械的材质
- 根管直径
- 根管弯曲度及弯曲半径
- 操作者的经验
- 操作者的疲劳程度(原则上不要超过1小时)。
取出方法:
- 显微镜可视化及器械无阻挡到达断端是器械取出的关键。
- 用超声在分离器械小弯处增隙。
- 套管法避免二次分离。暴露断端2mm。用套管提取。
- 别被根尖暗影面积吓到。
- 套管法。
- 其它方法,如双H”编织法”。DIY套管。
- 显微根尖手术。不要先做根尖切除。
旁路通过操作要点:
- 冠方预畅
- 根管润滑
- 小号器械
- 加强化学预备
- 严密充填
取分离器械的并发症
- 台阶
- 牙本质切屑过度
- 根折隐患
- 穿孔
- 器械二次分离
- 器械根向移动
不具备条件不要轻易尝试。
最后是韦曦老师讲显微根尖手术技术规范和疗效评价。
显微根尖手术相关定义
- 根尖手术apical surgery: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切除根尖、清除术区坏死和感染组织,严密封闭根管系统,促进软硬组织再生,以治疗根尖周病的方法。
手术显微镜 dental operative microscope:具有放大和照明功能的手术显微镜,可将术区肉眼不易分辨的细小结构放大成像,并提供充足的光源便于观察和记录。 - 显微根尖手术 apical microsurgery:在手术显微镜的放大和照明条件下所进行的根尖手术,从设备器材、术式要求等各临床环节均有特点。
显微根尖手术的循证依据
病史采集及术前检查
全身情况
血液检查
口腔检查
- 颌面部
- 一般检查:tmj、开口度、口腔卫生状况、咬合关系、前庭深度肌肉附着等。
- 患牙检查:
- 牙体:修复体完整性,边缘是否密合
- 牙周组织及黏膜情况
- 影像学检查:根尖片、CBCT
评估
根尖囊肿再认识
- 真性囊肿与根管不相通,袋性囊肿相通。二者各占一半。
- 两种均主要由根管感染引起,因此需先控制根管内感染。
- 根管治疗成功率高于根尖囊肿发生率。
- 大面积囊肿有可能通过完善根管治疗而愈合。
重要解剖结构
适应证
- 根管治疗后仍有症状和(或)阳性体征的患牙,经根管再治疗后无效
- 无法获得患牙根管系统的冠向入路,无法完成根管治疗和/或根管再治疗且存在症状和(或)阳性体征的患牙
- 需根尖手术才能解决的其他情况
显微根尖手术适应证评估
- 感染来源
- 牙髓来源
- 预后欠佳
- 无根尖周病损的根侧透射影提示带状穿孔
或牙根纵裂
- 牙周来源病损或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 根上及根中1/3的牙根吸收
- 牙周条件
- 稳定的牙周状态
- 预后欠佳
- 根尖切除后影响冠根比
- 牙周支持不足伴咬验创伤
- 颊侧骨板缺损及术后缺损风险
- 患者因素
- 术中稳定性
- 肾上腺素可有效止血
- 未服用影响出血的药物
- 既往根管治疗情况
- 可通过显微根尖手术解决既往根管治疗不足
- 根管治疗失败或冠方修复失败导致根管再感染
- 非手术治疗失败的根管外持续性感染
- 既往根管治疗并发症,如医源性根管侧穿等
显微根尖手术非适应证
- 全身情况
- 未控制的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 存在继发感染风险:因器质性心脏病可能罹患感染性心内膜炎、机体因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术后等原因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糖尿病未控制等。
- 存在出血风险:因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等疾病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 - 存在颌骨坏死风险:颌面部曾接受放疗、曾静
脉注射或口服双膦酸盐等药物 - 其它不适宜接受手术的情况:妊娠期、因年龄
或精神状态无法配合手术等
- 局部情况
- 急性炎症期患牙
- 由于口唇牵拉困难、软组织和硬组织阻挡导致手术入路受限
- 口腔卫生差及牙周支持不足
- 根尖切除或者因根裂、外吸收等进一步磨除后冠根比大于1:1。
设备器械准备
手术流程
放骨粉要慎重,感染未控制,骨粉不会结合的。
切口设计
龈缘下切口是避免龈缘退缩,后牙不必。
翻瓣
暴露根尖和刮治
根尖切除
倒预备和倒充填
MTA与bp预后无差异。影响因素是根充质量,牙位,病变大小,根尖裂纹等。
瓣复位,缝合
桩核修复对患牙留存率无影响,但拆桩容易造成牙根纵裂,因此选择根尖手术可能更有利于患牙的长期预后。
其它一些技术包括激光切除、骨窗技术、导板与靶向显微根尖手术、GBR等。
术后随访
结合影像和临床检查。
随年限增加,成功率下降。建议随访期延长至4年。使用CBCT易降低成功率。
术后随访流程
影响因素
第一天课程结束了,去遵义会议会址看看。
第二天是实操,在遵义医科大学。
讲了橡皮障使用、根备根充、再治疗和穿孔修补以及根尖手术等四个内容,并进行了相应实操。真是超值了。
完结撒花。当晚坐高铁回昆明了。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我的知乎文章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ou-min/posts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