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6次全国口腔修复年会听会记录

牙周和牙体牙髓的都听了,再来听个修复的。同样是b站上找到的视频,来源见截图水印。
首先是于海洋老师讲的种植。


口内实测数据。
缺牙区近远中宽度不够,可以调磨邻牙。
实测引导下种植,每一钻都核查长度、位置、角度。
分为颊舌向、近远中向以及垂直向高度及角度三个维度,测量要有参考点。
设计精度、引导精度、种植实际精度。
设计精度≤引导精度时,种植实际精度达标。
设计精度>引导精度时,种植实际精度难达标。
颊舌向空间不足:换小植体、骨增量。
调磨邻牙要患者知情同意。
近远中向、垂直向缺牙间隙<极限空间需求:正畸调整间隙。
垂直向缺牙间隙<极限空间需求:调对颌,髓腔固位冠。
《数字引导显微修复》
《精准种植》
正确恢复主功能区咬合的意义
陈吉华老师

主功能区:牙列内在牙尖交错位接触最紧密的区域,是全牙列咀嚼力的作用中心。
主功能区分布:

  • 上、下第一磨牙间为主功能区占66.7%,为最多。
  • 第二磨牙间为主功能区占33.3%,为其次。
  • 2个主功能区者:第一、二磨牙间者占最多见,上颌磨牙腭尖颊斜面和下颌磨牙颊尖舌斜面主功能区占87.5%
  • 范围:8mm直径范围

接触特征:咬合最紧密。
接触关系要求:

  1. 尖窝对应,对咬合平面尽可能施以垂直向咬合力
  2. 维持正常的咬合接触以承担咬合力并保证牙尖嵌合位的高度。咬合精度为对颌牙间距一般在30-50μm。

主功能区是咀嚼的中心,是各种问题的根源。冠修复时,对牙冠、对颌牙、邻接牙及主功能区合适与否进行诊查是必要的。
与食嵌:牙列之间的咬合障碍引起异常咬合接触;咬合干扰引起上颌后牙远中旋转移位;边缘嵴低矮牙冠容易在食物排出时被挤入邻间隙而发生食物嵌塞。
与咬合创伤:咬合力量集中区,改变牙齿形态来调节患牙的受力,缓解创伤。
功能尖:粉碎、细化食物。
非功能尖:运送粉碎的食物至颊、舌侧溢出道。
主功能区是牙尖嵌合位的紧密咬合区。

实现:点和面。
功能咬合三要素:咬合接触、主功能区及覆盖区。

还有一个专家讨论的环节,3个多小时的。

咬合重建的颌位之争?

两种观点:停止使用正中关系位vs建立在正中关系位。
第一种观点:摒弃CR,采用参考位。下颌生理性后退的边缘位置。CR位定义较多,有强迫下颌后退的问题。位置有争议。与最大牙尖交错位(MIP)往往不一致。
专家观点:咬合关系稳定,可在MIP建he。全口义齿,建议在CR上建he。咬合关系不稳定或丧失,可在CR上初始建he,患者佩戴临时he垫或临时义齿适应后,在此位建he。

种植修复基台现状与展望

程辉老师。
基台:连接植体与上部结构的部分。
分为软组织水平基台与骨组织水平基台。后者可塑形软组织。
又分为成品基台和个性化基台。
材料有钛、氧化锆、PEEK。
骨组织水平基台分为种植体连接区(内连接\外连接)、软组织附着区(美学生物轮廓ECB,穿龈角度20-40度)、修复体连接区(螺丝固位或粘接固位,角度基台会使植体受力改变)。

如何将牙根留住——实践篇

黄翠老师
把根留住的临界条件:

  1. 完整的牙本质肩领
  2. 良好的冠向与根向封闭
  3. 合适的冠/根比例

剩余牙体组织壁厚底<2mm时,基牙的抗折性能明显下降。
根尖至少保留4mm根尖封闭。

咬合重建数字化临床实践与思考

麻健丰老师
数字化流程:确定颌位关系-确定he平面-动态运动。
确定下颌位置:电子面弓
CAD/CAM

数字化模型和动态咬合记录在修复临床的应用及思考

江青松老师
数字化修复流程:数字化模型-动态咬合记录-he/咬合
传统修复方法的不足:口颌系统整体性考量、医患信息沟通、医-技信息传递、信息整合(美学分析、术前-术后疗效对比)。
用各种数字化技术构建模拟患者,进行修复分析、设计、沟通、制作。

全口义齿基托形态与无牙颌印模的关系

张玉梅老师
无牙颌印模技术:开口/闭口印模(瞬时压力)、无压力印模/选择性压力印模(各部位压力不同)、功能印模(承压功能训练)、数字化印模(静止状态)。
闭口式印模压力分布更为广泛,黏膜发生的变形移位更大。能使受力更广泛。
开窗\减压印模:在希望压力小的部位(松软牙槽嵴、黏膜覆盖薄、神经血管区、腺体丰富易变性区)的托盘上开窗。
理想无牙颌印模:

  • 固位与稳定:尽量伸展,边缘封闭。
  • 义齿间隙:中性区
  • 功能状态:软组织运动,黏膜的压力状态。

颌位关系的确定及维持——虚拟新技术融入现实老问题

王焱老师:
颌位关系包括:

  • 上下牙之间相互接触的关系
  • 上下颌骨大小、形态、关系
  • TMJ形态及功能
  • 口周肌肉发育及功能

和谐咬合关系的标准:

  1. 舒适稳定的颞下颌关节
  2. 前牙与下颌功能运动协调并与唇、舌、颌平面功能保持正常关系。
  3. 后牙无咬合干扰。

咬合重建基本步骤:

  1. 调整颌位关系
  2. 颌位记录与转移
  3. 牙体预备
  4. 暂时修复体
  5. 制作最终修复体
  6. 完成重建
  7. 定期维护与复查

分为颌位调整期、暂时修复期、永久修复体制作期、维护与随访期。
咬合重建的核心:咬合关系的确定、转移及维持。

确定咬合关系:垂直-水平-he平面-动静态咬合关系。
垂直距离:下颌相对于上颌的可重复的距离。可以调整和改变,如没必要调整,则尽量维持。注意修复顺序,维持咬合关系。
确定新的咬合垂直距离的六个要素:

  1. 神经肌肉:比息止颌位少2-4mm(初始参考)
  2. 美学:牙齿暴露程度,上颌前牙he平面,后牙he平面。
  3. 语音:最小发音间隙
  4. 生物力学:后牙冠根比、冠预备体比、冠种植体比、前牙覆颌、非正中引导
  5. 修复:改变颌间距离or颌间距离
  6. 修复适应能力:用可逆性,过渡性合垫

抬高量小于5mm是一个安全值,2-6mm之间面型不会发生改变,超过8mm时面型会发生改变。
抬高的咬合距离需要tmj,神经肌肉及患者心理协调适应,一般2周至2个月。
1-2-3法则:后牙增加1mm高度,前牙覆颌打开2mm,覆盖增加3mm,切导针升高3mm。
综合决策。

水平关系:
手法,哥特式弓。
利用电子面弓,获取下颌运动数据。

he平面:
均面型、长面型、短面型。
面部扫描,模拟。

动静态关系

数字化he垫。
髁突偏离正中关系超过1.0mm即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不适。
髁突运动轨迹分析:运动范围、稳定性、形态、对称性。

颌位关系转移及维持:可以一次性也可以多次。
数字化方式转移。
数字化流程也不少,但较传统更加精确。
扫描精确度影响因素:

  1. 扫描范围及部位
  2. 大面积黏膜
  3. 牙体预备情况
  4. 扫描过程中的微运动
  5. 操作技术敏感性:扫描策略、隔湿效果……
  6. 口扫设备技术参数:分辨率、成像速度……

电子面弓误差:

  • 误差来源:
    • 去程序化不完全
    • 对哥特式弓顶点的判断不准确
  • 超声定位的有效测量精度
  • 虚拟he架和机械he架同样精确,距离误差小于100μm。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我的知乎文章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ou-min/posts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

欢迎打赏!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