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惊险”的病例——谈谈临床思维

病例
先来看病例吧。前两天接的。患者女,62岁,左下后牙自发痛,夜间痛,冷热刺激痛一天就诊。口内检查,36颊侧颈部有充填物,叩痛(+-),无松动,牙龈未见异常,冷诊剧痛。35叩痛(-),无松动,牙龈未见异常,冷诊同对照牙有感觉。27颊侧探及龋坏,未及髓,叩痛(-),无松动,冷诊一过性敏感,无持续性疼痛。
重点怀疑36,拍片吧。

片子出来我犹豫了,貌似35根尖问题更大啊!36根尖也有问题。做个热诊吧。用热牙胶棒做热诊,从34做起,34反应正常,35热诊即发生剧痛,接着再做36,感觉有不适但不像35那么明显!那就是35的问题喽。于是跟患者谈治疗方案和价格。签字画押后准备打麻药了,我盯着全景片又纠结了,这35没有明显的牙体问题呀。根尖的“暗影”会不会是颏孔啊?
于是我决定再拍个CBCT。

35根尖的确有暗影,颏孔开口区在其下方。再看看36。


近远中根都有暗影,颊侧充填体影像近髓(这个倒不一定,有可能是伪影)。貌似36问题更大?再做一次热诊吧。这次先做36,结果诱发剧痛,然后做35,疼痛不明显。于是决定开36,同时告知患者,35也有问题,不排除今天开了还是痛,要根管治疗35。患者同意。
碧兰局部浸润麻醉下开髓,揭顶,玻璃离子封无砷失活。第二天电话回访,说不痛了。
这个病例蛮惊险,要是当时开了35,但是疼痛不缓解,即便35也是应该治疗的,我也很难解释啊。

讨论
下面就借这个病例谈谈临床思维的问题吧。先抄一个百度百科的解释:临床思维是指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结合其他可利用的最佳证据和信息,结合患者的家庭和人文背景,根据患者的症状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活动。
简单的说,所谓临床思维就是通过各种途径从获取疾病的相关的信息,结合医生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得到对疾病正确的诊断,从而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获取信息,二个是对信息进行判断鉴别形成正确的诊断。
诊断思维过程如下:

收集治疗获取信息是形成正确诊断的基础,我们要尽可能多的收集一切疾病相关的信息。包括应用各种辅助诊断手段,比如这个病例里的全景片、CBCT、热诊等手段。这就要求医生首先要会选择正确的辅助诊断手段,要知道各种诊断手段能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对正确诊断有何帮助,有何局限性等等。其次,还要求医生正确的操作,如正确的拍片,正确的进行冷热诊等,这样才能获取到准确的诊断信息。
在获取了足够的诊断信息以后,就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去伪存真,形成正确的诊断。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综合使用演绎法,排除法等各种方法。由于每种诊断手段都有其局限性,都不可能100%准确,如果只依赖某一种诊断手段的结果就得出结论,往往会被误导。要综合各种可能的诊断手段的结果,几个结果互相对比印证。根据概率论的原理,某种诊断手段可能有10%的错误结果,那么两种诊断手段都出错的概率就是0.1×0.1=1%,三种诊断手段都出错的概率就是0.1%,以此类推,就可以大大降低受错误信息误导导致误诊的概率。而当几种诊断手段的结果之间有冲突的时候,就要仔细思考,排除错误的结果,或者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
比如上面这个病例,患者自发痛,夜间痛,冷热刺激痛来就诊,我第一个考虑就是急性牙髓炎,然后根据患者指示的牙位找病灶牙(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患者指示,尤其上下颌,我碰到过一直坚称是下颌牙疼,最后检查发现是上颌牙牙髓炎的)。选择拍片,发现35,36根尖都有问题,但是全景片上是35的低密影更大。之后进行热诊,由于两颗可疑病灶牙挨着,第一次做热诊的时候35的反应更剧烈,再结合全景片表现,拟诊断35的急性牙髓炎并准备开髓。
这个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多质疑一下自己的诊断。我想到了两个问题:第一,35并没有明显的牙体病变;第二,下颌管常在4,5之间通过颏孔开口于颊侧下颌骨,拍的是二维的全景片,那个“暗影”会不会是颏孔的影像重叠?于是决定再收集更多资料以检验自己的诊断,拍了CBCT,基本排除了颏孔影像重叠的问题,35根尖的确有低密影。但是36的根尖也有低密影,而且36有牙体的情况:颊侧颈部的大面积充填物。于是我决定再做一次热诊,先做36。结果发现36疼痛也很剧烈。而做35的时候却反应不明显。
纠结了一下,最后决定诊断36急性牙髓炎,局麻开髓。但是并不排除35也有问题,也跟患者交代了。最后治疗结果证实患者就诊的疼痛病灶牙的确是36。从这个病例上我得到两个经验(或者教训):一定不要仅凭某个单一的证据做诊断,一定要多个证据互相印证;当证据之间互相有矛盾的时候,仔细检查证据是否有错误,考虑证据的局限性(如热诊,患者可能反应有错误,医生操作也可能有错误,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最好多做几次),收集更多的证据;当还是不能确定诊断的时候,别动手。
在网上看了《临床思维与分析能力》的课件,虽然我们口腔科医生的诊断相对大临床的同行来说要简单很多(如果不算口腔颌面外科的话),临床常见的疾病就那么几个。但还是会有误诊漏诊的问题,所以我们牙医也要加强临床思维的训练。平时大家学习往往都集中在具体操作技能的训练上,可能对这一块不太重视。大家共勉吧。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临床思维词条.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B4%E5%BA%8A%E6%80%9D%E7%BB%B4
    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思维与分析能力》课程课件. https://wenku.baidu.com/view/e9f4e18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4.html

我发文章的四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我的知乎文章地址: 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ou-min/posts
我的博客园博客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zwdnet/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

欢迎打赏!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