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治疗后冠部修复——临床医生的指导》第8章 读书笔记

第8章 如何处理龈下缺损的病例?龈下缺损经常是根管治疗后牙齿修复失败的原因。因此,在修复治疗前,应进行牙周冠延长术或正畸牵引。修复治疗失败常导致龈下龋坏或牙齿折断。8.1 引言当颈部边缘位于龈下时,牙齿修复的主要问题是因为放置橡皮障的技术限制而难以隔离。当今很难想象,若没有橡皮障如何能以可预期的方式完成粘接修复。橡皮障将牙齿与唾液、血液和龈沟液所造成的湿润环境隔离开,在改善牙科医生视野的同时,使治疗更舒适。牙齿表面被唾液有机生物膜污染,使表面张力降低,阻碍了粘接剂的充分润湿,导致后续粘接失败。牙科医生的任务是尽可能地获得最好的隔离。分类主要依据生物学(龈下边缘到牙周附着或骨嵴顶的距离)及技术-操作(橡皮障术野隔离的可能性)。分类一:位于龈沟内的小型龈下缺损,仅采用保守技术(如放置排龈线或成形片),术者可成功放置橡皮障。分类二:龈下缺损,未侵犯生物学宽度,但若不行冠延长术,技术上无法放置橡皮障。分类三:龈下缺损,侵犯生物学宽度,缺损边缘距结缔组织<2mm,或缺损边缘距骨嵴顶<3mm,需行经典冠延长术。分类四:前牙或前磨牙龈下缺损,侵犯生物学宽度,最佳方案为正畸牵引。分类五:显著龈下缺损,因修复风险高,正畸牵引或牙周冠延长术不可预期。这种情况下方案为拔除后种植修复。8.2 即刻牙本质封闭和龈边缘提升为改善牙本质和牙骨质粘接,可采用即刻牙本质封闭(immediate dentin sealing, IDS)技术,主要目标是使新鲜切割的牙本质获得最高的粘接质量。与传统粘接技术相比,已确认可获得更强的粘接以及间接修复体更好的边缘/内部适合性。其优势包括即刻保护避免细菌渗漏和敏感、患者舒适以及组织保存等。IDS技术唯一的不确定性设计由树脂包裹的预备体表面的最终印模,因为光固化后形成的氧阻聚层可厚达40μm,可能抑制加成型硅橡胶的聚合。通过精确的空气干燥、固化时应用甘油凝胶(“阻氧”)以及延长固化时间,可限制氧阻聚层的形成。印模材料对树脂涂层的污染仍是问题,因此建议使用低速金刚砂旋转切割器械或喷砂(30μm或50μm)彻底清洁由树脂包裹的预备体表面。1998年提出复合树脂冠部边缘再定位(Coronal margin relocation, CMR)技术,作为牙周冠延长术的替代方法。若计划采用间接法修复,龈下颈部边缘应使用流动树脂(1-1.5mm厚)向冠方再定位,假定橡皮障隔离完善,成形片放置准确。应用该技术后,制取印模和间接法修复体粘接都更可预期。严格遵循CMR技术的规程:橡皮障隔离、成形片、碳酸氢盐水雾清洁窝洞、全酸蚀三步法粘接技术、流动树脂提升颈部边缘1mm。无论使用何种材料完成,精确度以及术者的操作步骤仍是边缘修复体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光固化也十分重要:成形片在位时初步光固化(40s),去除成形片后额外光固化(颊舌侧各20s)。8.3 手术/牙周冠延长术上皮和结缔组织附着共同构成2.04mm生物学尺寸(生物学宽度)。龈下修复体经常与生物学宽度的破坏有关,需进行手术/牙周冠延长术。手术延长临床牙冠的三种方式:龈切术:重新设定牙龈缘位置,而不涉及临床附着。根向复位瓣术:重新设定牙龈缘与临床附着的位置。根向复位瓣+骨切除术:重新设定牙龈缘位置,去除支持骨。最常用的方法是:前庭侧制备混合厚度瓣,而腭侧制备全厚瓣,去除足够的支持骨,将瓣根向复位至骨嵴顶或稍高于骨嵴顶后,与骨膜进行垂直褥式缝合。非常多学者建议手术去除牙周支持组织,以在计划的修复体边缘与新改建的骨嵴顶之间暴露出3mm或2.5-3.5mm牙体组织。创口边缘的上皮细胞在术后12小时即开始迁移,每天生长0.5-1.0mm,因此2周后新的(未完全成熟)结合上皮便可形成。8周时,术区结合上皮及结缔组织成熟,与新的牙骨质结合。冠延长术后8周到6个月,结缔组织附着成熟,其胶原纤维逐渐从与根面平行转变为垂直方向。美学区计划进行修复治疗时,建议术后等待5-6个月,再粘结最终修复体,以维持软组织边缘的稳定。冠延长术前,应当仔细去除所有龋坏组织,确定无龋边缘与牙槽嵴顶的位置关系。冠延长后,二者间的距离应为3mm。8.4 治疗步骤①分类一:位于龈沟内的小型龈下缺损,生物学宽度未受侵犯,术者可成功放置橡皮障。放置排龈线,若排龈效果不充分,牙龈仍干扰恰当的橡皮障隔离,可在橡皮障打一个稍大一些的孔,在放置橡皮障时将其拉伸,使成形片可顺利放置。或者打一大孔,暴露包括治疗牙在内的一组牙。②分类二:龈下缺损,未侵犯生物学宽度,但若不行冠延长术,技术上无法放置橡皮障。手术暴露边缘(通常行龈切术),有助于橡皮障的放置,同一次就诊时完成CMR,之后进行间接法修复牙体预备,术后即刻制取印模。③分类三:龈下缺损,侵犯生物学宽度通过骨切除或骨成形进行冠延长术。手术前应精确去除窝洞内的脱矿组织,避免术后生物学宽度受到干扰。术后,放置橡皮障,用流动树脂将龈边缘向冠方提升,然后进行最终牙体预备并制取印模。建议在术后7天内粘接间接法修复体。④分类四:前牙或前磨牙龈下缺损,侵犯生物学宽度。正畸牵引,获得牙本质肩领。通常需要6-8周牵引出1颗牙齿(或牙根),额外4周使其稳定。若牙槽骨冠方无足够的牙体组织时(折裂达龈下或根面龋),获得牙根的机械附着很有挑战性。正畸牵引和冠延长术,成熟牙龈附着需要约6个月的时间形成,在设计最终美学修复体时,这一事实必须考虑在内。在整个期间,牙齿应进行临时冠修复,并且完美封闭。粗心的、创伤较大的水平方向牙体预备可导致剩余牙体组织过薄,使长期正畸牵引所得到的牙本质肩领受损。
⑤分类五:非常深的龈下缺损或折裂,无法完成可预期的修复。
冠延长可能造成根分叉暴露,或因去除大量骨组织而造成显著的“生物学代价”,或牙齿折裂达龈下很深等。应拔除。

总结:病损到达龈下的处理,根据生物学(生物学宽度是否侵犯)和操作(是否能上橡皮障)分成五类。处理从直接放置橡皮障,修复,行龈切术、行冠延长术、正畸牵引一直到拔除。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我的CSDN博客地址:https://blog.csdn.net/zwdnet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

欢迎打赏!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