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鹏老师《青年牙医职业规划》第二章读书笔记


第二章 技术快速提高要点
书中内容:没有优秀的技术,也就没有了前途。医术是医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睁大眼看到自己的技术差距。有一些错误的心态,如自卑,强调客观条件,对自己要求不高,强调自己患者少/多,舍不得对设备的投入,懒得动脑,懒得改变,对新技术新材料没有好奇心等,都需要克服和改变。青年牙医的常见状态是毕业后努力学习几年,然后吃老本,放松学习,直到退休。把一年的经验当多年用。与海外牙医培养的情况相比,我们的起点很低,需要加倍努力。提升技术的方法:①开阔眼界:研读经典书籍,从高手的病例中找到自己的差距,明确前进方向,获得前进动力。不可骄傲也不可自卑,保持谦虚的心态。②读书:认真读各学科的优秀书籍,分为精读和泛读。③正确练习:每次不要改变过多的流程,有意识改变其中一个流程,然后进行认真观察并深入思考其效果如何。严格按照SOP的精神进行练习:“不达到标准,不能进入下一步骤”。不能习惯于人云亦云,不能不假思索或浅尝辄止。
关于培训:要舍得投入,将钱和时间投资到学习上。参加培训,最重要的是学习培训师的良好工作状态和学习精神,给自己深刻的启迪和正向的刺激。要有追赶甚至超过培训师水平的雄心。(还有一些挑选培训的技巧,略了。)计算培训的投入产出,不要漏掉时间的投入。建议每年拿出五万和十几天的时间,参加有益的培训。越是收入低,越要学习,越要加大学习投入。青年牙医应有的学习状态:谦虚学习、舍得投入,目标是超越!
关于讲座:理念、理论、思路,无一不远远重于技巧。尊重讲师。不要听过多的讲座。。在讲座中了解了老师的水平、认为自己应该向Ta好好学习后,就需要深入参加讲师的培训或自己研读讲师的书籍了,这才是最佳的学习途径。不要指望在很多讲座中获得很快的技术提升,最后只会影响自己的进步。认真读书,参加培训,然后深入思考,认真练习才是王道。含金量不高的讲座不要听,认真动脑的临床诊疗或仿头模练习很可能更有收获。如果是在其他城市的讲座,需要谨慎参加。首先考虑的是时间成本。听讲座应该是一种启发,使我们认真思考,提升学习能力;不应该是一种填鸭,习惯于被灌输,满足于不用动脑。
快速提高技术秘笈:①找到重点科目,不能全面开花,“样样稀松”。要成为一个“不能轻易被取代的人”。主要要考虑自己的喜好、学历、门诊特点等。全科牙医应该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全科医生”。②重复制作病例:每次提高一点点。③网络发表病例:认真拍照,认真晒病例!从现在开始,直到退休的那一天才能停止晒病例。④参加比赛:“输了不丢人,赢了很光彩”。⑤抓住讲座机会:教的越多,学到的也越多。
最关键的是:要时时刻刻动脑,认真读书,认真准备,认真练习,认真总结,才能有更快的提升速度。任何一个行业里,最成功的人,往往是习惯于苦干、实干加巧干的人。
我的收获:今天继续读第二章,关于技术快速提升的问题。我想我自己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我是牙体牙髓的硕士,但是毕业以前没用过镍钛根管预备器械,没做过热牙胶根充(当然这些都是见过的)。毕业到了公立医院,依然满足于本科实习时教的那些东西,用手锉预备根管,冷侧压充填。科里是有这些设备的,但是没人教,自己也没动力去学。那时收费也低,前牙根管400,后牙800-1000,树脂充填100-200。心想用这些够了。对技术的学习也停留在知道怎么用的阶段。比如粘接剂,看见别人用可乐丽的两瓶装的,也就照着订来照着说明书用。至于粘接剂的分代,特点,适用范围,统统不知道也不深究。那时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过口腔的专业书了,遇到问题怎么办呢?去丁香园论坛里发帖。就这么过了几年,我的技术水平还停留在本科毕业实习的时候,甚至还不如刚毕业的时候,因为只做口内了。后来医院成立综合科,我也一直想往全科发展——想着方便以后自己开业单干,就申请到了综合科。从头开始学备牙,学拔牙。一开始还是去借了几本专业书去看,但惯性的力量还是很大,我又慢慢回到过去那种吃老本,能把病例对付过去就OK的状态。说到底,还是对自己的要求不够高,没有看到山外有山。另外也有很多不正确的心态。直到后来到了民营机构,知道自己差得太多了,再不补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了。于是开始看口腔专业书,开始花钱参加培训。记得第一次花钱参加的培训是周锐老师的牙体预备课程。这一年多里参加了张东星老师的拔牙班,周广原老师的医患沟通课程,王海鹏老师的贴面班等,还去上海展会,广州展会打了卡。在专业上的进步,感觉是我毕业以来最大的。看了这一章的内容,我还有几点可以进步:①要找到自己的重点科目,钻下去,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全科医生”;②公众号,博客里很少晒病例,应该多晒一点。毕竟学了那么多,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一个个病例里才有意义。这里多说一点,王老师在书里提到要抓住讲座的机会多做分享。我觉得自媒体时代,除了讲座,我们牙医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博客等方式来进行输出,用输出来促进自己的输入。说实话我一开始开公众号开博客,首要的目的都是为了用输出来促进自己更好的输入,与同行分享只是顺带的。一年来这的确带给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我觉得同行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输出,一开始可能只是读书笔记之类的内容,慢慢的就有自己的内容了。其实,怎么学习,老祖宗早就说过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看谁能做到了。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在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我的CSDN博客地址:https://blog.csdn.net/zwdnet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

欢迎打赏!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