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咬合”听课记录

昨天听了一天课,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免费的。上午是孟玉坤老师讲咬合重建。下午是刘洋老师讲调颌。
来了好多人,很多都认识,口腔的圈子就那么小。



孟老师推荐用咬合板来通过升高咬合,获得治疗性颌位,然后在这个颌位基础上进行全口咬合重建恢复患者正常的咬合关系。
咬合重建,最关键的是判断患者的口颌系统是处于生理状态下还是病理状态下。

咬合重建三要素,初学者用咬合板比用暂时修复体要好。

让功能尖,切端要到一个平面上,前伸运动前牙引导,侧方形成侧导。

咬合板的咬合点前方留0.5mm,后方留2.0mm。
前导用两颗牙或四颗牙。三天至一周调一次,两周调第二次,一个月调第三次。不适随诊。不适的原因:咬合升高的太多,应该逐渐升高,先升2mm左右。

稳定性咬合板的主要目的是让患者适应垂直距离,三个月复查cbct,如骨皮质无问题就可以做。咬合板主要做在上颌,调颌比较方便。做在下颌则比较美观。
将治疗颌位转移到颌架上,要用咬合记录,不能直接用咬合板。

非正中关系,可以参考咬合板的数据。
在修复时,做两个导板,全牙列的,以及没有3,7的导板。
牙体预备时先备其余的,留那4颗牙别备,等其余牙做好暂时修复体,再用全牙列导板备剩余的四颗。
修复时分两侧后牙和前牙,三次修复。不要一次完成所有修复。
临时修复体要再次上颌架。

对于关节弹响的病例,别轻易承诺。
对有夜磨牙的情况,强烈建议做夜磨牙垫。
用面弓可以在颌架上抬高咬合,其它颌架不行。简单颌架只能固定关系,不能模拟开闭运动,半可调,可调颌架可以模拟非正中运动。
初学者的病例选择:髁突在关节窝内的,基本无骨皮质吸收的。
相对于稳定性咬合板,定位咬合板是主动介入,预设最终位置。


最好的颌架,最好的咬合记录系统,是患者自己的口颌系统。
(总结:咬合重建,最重要的是判断患者的口颌系统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然后用咬合板恢复正常协调的口颌系统关系,然后在这个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对于我来说,遇到需要咬合重建的病例肯定是选择转诊的,面弓、颌架我都没正儿八经用过。咬合重建别轻易上手,很容易收不了场的。就当科普吧。)
下午是刘洋老师的调颌的课程。我在15年去广州进修的前一天,在昆明听了刘洋老师的调颌课程,感觉收获蛮大。这次又来回炉了。


刘老师说讲的东西都在这两本书里,于是没怎么拍照了。


临床上调颌时视觉上的均匀接触可能是假象,有咬合高点时下颌可能移位形成假咬合接触。解决方法是进行有创操作前记录咬合状态。调颌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术前咬合记录。蓝色咬合纸调功能运动,红色咬合纸调正中记录。术前术后咬合往往被改变。先做非正中咬合,再做正中咬合。红蓝相间的点就是正中咬合的点,如果红蓝没有重合说明下颌咬偏了。先用100微米的蓝色咬合纸调非正中颌,再用40微米红色咬合纸调正中咬合。

调颌的步骤如上。
体位:坐位和平躺都要调。
正中位:咬合纸从厚到薄咬,调到有均匀的咬合接触。然后用术前记录对比。功能尖内斜面要有咬合。正中咬合时后牙均匀接触,前牙轻接触(40微米有接触,8微米没接触,留下20微米的间隙)
非正中咬合
理想状态下:
前伸前牙有接触,其余脱离。侧方工作侧尖牙接触,其余牙脱离。
正中咬合后牙接触,前牙脱离。
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建立尖牙保护颌,不要建立组牙保护颌。(如果患者本身就是组牙颌,也别轻易去磨)
多颗前牙调不好,在口内无法控制方向。

两个的咬合印迹是差不多的,但是牙齿运动轨迹差别很大。
因此出现各种问题

粘冠后,让患者自由磨,看有无牙合干扰。次日必须复诊。
小下巴容易后牙磨耗,常规拍关节片,关节常有问题。(50%)
大下巴,前牙容易磨耗,易关节弹响。(10%)
正常下巴出问题较少。(40%)
遇到风险病例,完善记录,完善告知,及时转诊。
咬合板的风险:戴用数月后下颌后旋退缩、上颌架时没有尖窝锁结的问题。
(总结:调颌前要做的一件事:记录患者的咬合。我从来不做的,以后要注意了。调颌时用两种颜色的咬合纸,蓝色调非正中,红色调正中。我搞到刘老师《调颌》那本书了,接下来看看吧。)

我发文章的三个地方,欢迎大家在朋友圈等地方分享,欢迎点“好看”。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我的个人博客地址:https://zwdnet.github.io
我的CSDN博客地址:https://blog.csdn.net/zwdnet
我的微信个人订阅号:赵瑜敏的口腔医学学习园地

欢迎打赏!感谢支持!